Tuesday, August 15, 2006
談漢字電腦字型的寫法問題
from:《文鼎字型-字型教室》2003年
(一)文字之形成,必經演化及約定俗成之過程
電腦字形之產生,乃是近代印刷科技發展的一個配合產物。它雖然是一種科技的表現,但漢字的表現上其所要呈現的內涵,還是東方漢文字的風華再現。
.....
中國文字的結構,由於是由許多筆劃之元件所組成,而其發展及演變,也跟著書寫字體之演變,整個約定俗成的過程有其發展之軌跡,但真正要寫成什麼樣子一切還是操縱在書寫者手中。
.....
同樣一個字,由於結構、筆勢、書風之差異,而致使其展現出之文字風貌或柔媚、或勁健;或刀劈斧砍、或溫柔婉約,各呈風騷不同。
.....
因此在印刷字型的開發上,定義每一個字碼的明確文字形狀,這是絕對必要的。所謂書同文,車同軌,這是文字使用上,必須先行建立的共通標準。又因為文字寫法 之形成有其演化的過程,是有其文化性,及習慣性的,因此其完整文字之呈現通常是非常主觀地感受地。因此在一套印刷文字的開發同時,其文字應用的目的一旦設 定,就要同時考慮既要滿足共通標準之需求,又要滿足讀者習慣領域、文化感受的需求。
(二)字形之正、異體字問題及筆法、寫法的問題
圖一~三分別代表古代書法作品、現代業界印刷用字型、現代教育用字型之不同風貌。
.....
要探討寫法的問題,首先我們要先釐清正、異體字的存在的問題。我們從古代書法作品中發現無論寫法或運筆其自由度相當之高,如《既》、《高》、《顙》、《頤》之寫法,與現代之用字之寫法是不同的,原因為何呢?
.....
其原因乃在於文字歷史演化下之產物,這些同義同音卻不同形的字形,其演繹都散見於我國歷代的典籍書冊中,我們不能無視於它們的存在,因為這些就是我們文化 的一部分。
.....
而我們在繁體中文電腦系統中因為系統的限制、效率之問題,有使用字數之限制。因此 所使用的Big5字集,其中所收錄的字形就必須取較為常用的字形,因而形成正字與異體字的雜混情形。如《頤》、《顊》,前者被收錄在Big5字集中之第一 字面(常用字面),後者被收錄在Big5字集中之第二字面(次常用、罕用字面),因為我們使用的Big5字集收錄的漢字僅有13,060字,但依教育部所 收錄的異體字集,則共有106,152字。這是因為Big5字集是針對我們日常較常使用的漢字收錄,因此必須針對商業上使用頻率多寡而做取捨。但教育部異 體字之收錄則希望能儘量收盡文獻、文化用字,因此有106,152字之龐大之數,而這麼大的字集,如何使用也是一大問題,我們將於下其中討論。
除 了文化用字族群外,尚有一般人民之姓名用字之大族群,這部份依據最新的更新資料,文鼎提供給健保局承保系統所使用的ATE-EUC大字庫系統中,所使用的 字就有73,973字之多,這比現有戶政單位所使用的字數還略多些。但以文鼎承做主計處的CNS標楷體12~15字面時所做的文字整理,發現其中的重複 字,竟有上萬字,也就是說這73, 973字其實至少還可刪掉上萬字。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?除了人為因素外,還有些瓶頸待克服,我們接著說明。
大家可能想知道,結合《文化用字》、《戶政用字》其聯集字集到底有多少字?目前來說是:不知道!
因 為這工作還未經整理過。但在整理前有一件事要先做,那就是要定義《寫法的標準化》,這邊的寫法不是指著正體、異體的寫法,正體、異體之差異,在文字發展上 是可考據的,因此要釐清並不難(我們已就此點做過說明)。但這裡的《寫法的標準化》,指的是一點一捺的正確寫法,因此更貼切的來說,應該是《筆法、寫法的 標準化》。(見下表)
(三)應用上及形成的影響或是跨國際間漢字使用的狀況
在上期中我們談論了文字字形、寫法在實事求是的科學角度下,必須予以明確定義的必要性。
但若如教育部所定寫法、筆法規範,來設計所有的字體因為很難跳出這 個框架,所以很難適用於各種不同造型的字體,以符合市場各種不同的需求。因此,根據應用上的需要,通常會將寫法要求標準予以區分,就如發展較完整的日本來 說,就分為教育用字由文部科學省負責、產業用字則由通商產業省負責,而現今流通於市的平成明朝體,就是由此單位所規劃。
為避免使用字形紊 亂,大陸則是號令一致由《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》訂定宋、仿、楷、黑四套外框字型標準、頒訂多種的點陣字國家標準,任何電子產品要內嵌字形,若要用到點陣 字,只能跟國家授權,不能跟廠商購買。
.....
而以國內來說,教育部曾開發多套標準字體書面母稿(宋、楷、黑、隷),希應用於國中小學教育用書中。但至今國內目前流通的電腦標準字體字型,也只有《文鼎標準楷書》取得教育部審核通過之認證書,其他標榜標準字體之廠商,並未能獲正式認證。
現 今,政府大力推動e-Taiwan之六年國建計畫,為能統一中文之使用。因此,若已被收內在國家標準CNS之用字,其寫法標準由教育部負責製作、審核;未收納的字,則由行政院主計處負責編碼、整理、製作。但這些都屬官方正式用字,沿用的都是教育部的標準宋体、楷體之寫法、筆法標 準。但產業上的用字並沒有哪一個單位負責或出來整合。以目前來說仍以Big5字集為主,一共有13,060個漢字,但其中每一碼位的定義,並沒有標準,因 此就顯得非常雜亂,尤其是符號區,更是各家不一,不能說哪一家對,哪一家錯,因為沒有標準!
下表,列舉了國內兩大字型廠商、視窗系統所內附多種基本字型之寫法。
我們以經過教育部認證過的《文鼎標準楷書》為基準,來做一些比較。
‧MS新細明《神》、《祈》其部首寫法竟不同。
‧大部分印刷字體(明、黑、圓)與書法字體(楷、隷)會有兩種不同系列的寫法設計。
‧標準字體因經過來源出處的考證,因此會與仿間流傳的寫法有些出入。
‧總體來看,因為漢字之複雜及字數繁多,因此每家廠商之字體寫法統合上,都可見到不是那麼完整。
我們知道要維持產品的完整,必要的寫法整合、一致性當然是必要的,但若過度的追求標準化,則印刷文字的文化性、藝術性、設計性,相對的就會降低。
.....
當我們的書寫習慣逐漸由手寫轉而使用電腦輸出時,以往豐富的個人特質書寫風格, 也會逐漸被制式的電腦字型所取代。因此在追求印刷字型這種工業藝術的更高產品品質時,我們也希望能找出一種能平衡工業與藝術的產品設計,文鼎希望能開創一 種字型產品,既能讓大家在電腦上方便使用,又極具藝術性、文化性,以作為當代印刷字型的精神之作。
.....
但同一種字體,所有的《的》都是一樣的,不能像手寫文稿般,文字能依上下文字而去作行氣的調整變化,這非關正確性, 而是一份承載情感的感性。
這是我認為身為當代印刷字體開發廠商應該去追求的工藝文化,因此我認為具教育性、政府公文書用字,應嚴格追求寫法、筆法之標準化;但在產業、文化用字之寫法、筆法上,則應在標準化、文化性上求取應有的平衡,以求能創作出具風格特色的當代印刷字體,以豐富我們的人文生活。
我們一再強調印刷字型的文化性,我們來看看在追求全球化趨勢下,在此的現狀為何?
我都知道在電腦字型編碼上,我們已逐漸採用全球通行的Unicode編碼,大家原本認為一套Unicode/CJK就可通用於亞洲漢字語系,這是大家認為全球化趨勢下的一個設計,我們來看看在實際面上會有的問題。
下圖(圖一)是我擷取自大陸所出版的國家標準13000.1-93一書中,將Unicode中放在同一碼位中各國之來源字都列示在一起,如《台》字,都依序存在於原簡体GB、繁體CNS11643、日文JIS、韓文KSC編碼中(編碼說明見圖二)。
圖一
圖二
我們來仔細探討其中各地區編碼寫法上的差異,請見下表幾個例字及說明。
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寫法或筆法,雖在定義上該碼位上的字都視為同一個字,但使用在不同地區時,就是要用該地區習慣的寫法,甚至還要 分是教育及政府用字或是一般產業用字,這是全球化理想下無法以一套字通行於天下所滿足的,若硬要統一,則各地區的文化特色便蕩然無存,無論哪一個地區的政 府或是一般使用者都無法認同的。
我們一連談了三期的印刷字形寫法的問題,我們從漢文字的發展談到標準化的問題,也從文化傳承談到全球化趨 勢的面臨問題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這些文字是無時無刻都跟我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的,不相信的話拿起你的手機試試裡面的用字,看它的寫法是依據什麼?就 知道廠商有沒有用心?
不過在文章最後我想提出一點給大家思索,我們教育部所設計的標準宋體造型,很不同於一般市場的明體或宋體造型(見上表例字),我們有機會的話好好探討一下。
(一)文字之形成,必經演化及約定俗成之過程
電腦字形之產生,乃是近代印刷科技發展的一個配合產物。它雖然是一種科技的表現,但漢字的表現上其所要呈現的內涵,還是東方漢文字的風華再現。
.....
中國文字的結構,由於是由許多筆劃之元件所組成,而其發展及演變,也跟著書寫字體之演變,整個約定俗成的過程有其發展之軌跡,但真正要寫成什麼樣子一切還是操縱在書寫者手中。
.....
同樣一個字,由於結構、筆勢、書風之差異,而致使其展現出之文字風貌或柔媚、或勁健;或刀劈斧砍、或溫柔婉約,各呈風騷不同。
.....
因此在印刷字型的開發上,定義每一個字碼的明確文字形狀,這是絕對必要的。所謂書同文,車同軌,這是文字使用上,必須先行建立的共通標準。又因為文字寫法 之形成有其演化的過程,是有其文化性,及習慣性的,因此其完整文字之呈現通常是非常主觀地感受地。因此在一套印刷文字的開發同時,其文字應用的目的一旦設 定,就要同時考慮既要滿足共通標準之需求,又要滿足讀者習慣領域、文化感受的需求。
(二)字形之正、異體字問題及筆法、寫法的問題
圖一~三分別代表古代書法作品、現代業界印刷用字型、現代教育用字型之不同風貌。
.....
要探討寫法的問題,首先我們要先釐清正、異體字的存在的問題。我們從古代書法作品中發現無論寫法或運筆其自由度相當之高,如《既》、《高》、《顙》、《頤》之寫法,與現代之用字之寫法是不同的,原因為何呢?
.....
其原因乃在於文字歷史演化下之產物,這些同義同音卻不同形的字形,其演繹都散見於我國歷代的典籍書冊中,我們不能無視於它們的存在,因為這些就是我們文化 的一部分。
.....
而我們在繁體中文電腦系統中因為系統的限制、效率之問題,有使用字數之限制。因此 所使用的Big5字集,其中所收錄的字形就必須取較為常用的字形,因而形成正字與異體字的雜混情形。如《頤》、《顊》,前者被收錄在Big5字集中之第一 字面(常用字面),後者被收錄在Big5字集中之第二字面(次常用、罕用字面),因為我們使用的Big5字集收錄的漢字僅有13,060字,但依教育部所 收錄的異體字集,則共有106,152字。這是因為Big5字集是針對我們日常較常使用的漢字收錄,因此必須針對商業上使用頻率多寡而做取捨。但教育部異 體字之收錄則希望能儘量收盡文獻、文化用字,因此有106,152字之龐大之數,而這麼大的字集,如何使用也是一大問題,我們將於下其中討論。
除 了文化用字族群外,尚有一般人民之姓名用字之大族群,這部份依據最新的更新資料,文鼎提供給健保局承保系統所使用的ATE-EUC大字庫系統中,所使用的 字就有73,973字之多,這比現有戶政單位所使用的字數還略多些。但以文鼎承做主計處的CNS標楷體12~15字面時所做的文字整理,發現其中的重複 字,竟有上萬字,也就是說這73, 973字其實至少還可刪掉上萬字。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?除了人為因素外,還有些瓶頸待克服,我們接著說明。
大家可能想知道,結合《文化用字》、《戶政用字》其聯集字集到底有多少字?目前來說是:不知道!
因 為這工作還未經整理過。但在整理前有一件事要先做,那就是要定義《寫法的標準化》,這邊的寫法不是指著正體、異體的寫法,正體、異體之差異,在文字發展上 是可考據的,因此要釐清並不難(我們已就此點做過說明)。但這裡的《寫法的標準化》,指的是一點一捺的正確寫法,因此更貼切的來說,應該是《筆法、寫法的 標準化》。(見下表)
(三)應用上及形成的影響或是跨國際間漢字使用的狀況
在上期中我們談論了文字字形、寫法在實事求是的科學角度下,必須予以明確定義的必要性。
但若如教育部所定寫法、筆法規範,來設計所有的字體因為很難跳出這 個框架,所以很難適用於各種不同造型的字體,以符合市場各種不同的需求。因此,根據應用上的需要,通常會將寫法要求標準予以區分,就如發展較完整的日本來 說,就分為教育用字由文部科學省負責、產業用字則由通商產業省負責,而現今流通於市的平成明朝體,就是由此單位所規劃。
為避免使用字形紊 亂,大陸則是號令一致由《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》訂定宋、仿、楷、黑四套外框字型標準、頒訂多種的點陣字國家標準,任何電子產品要內嵌字形,若要用到點陣 字,只能跟國家授權,不能跟廠商購買。
.....
而以國內來說,教育部曾開發多套標準字體書面母稿(宋、楷、黑、隷),希應用於國中小學教育用書中。但至今國內目前流通的電腦標準字體字型,也只有《文鼎標準楷書》取得教育部審核通過之認證書,其他標榜標準字體之廠商,並未能獲正式認證。
現 今,政府大力推動e-Taiwan之六年國建計畫,為能統一中文之使用。因此,若已被收內在國家標準CNS之用字,其寫法標準由教育部負責製作、審核;未收納的字,則由行政院主計處負責編碼、整理、製作。但這些都屬官方正式用字,沿用的都是教育部的標準宋体、楷體之寫法、筆法標 準。但產業上的用字並沒有哪一個單位負責或出來整合。以目前來說仍以Big5字集為主,一共有13,060個漢字,但其中每一碼位的定義,並沒有標準,因 此就顯得非常雜亂,尤其是符號區,更是各家不一,不能說哪一家對,哪一家錯,因為沒有標準!
下表,列舉了國內兩大字型廠商、視窗系統所內附多種基本字型之寫法。
我們以經過教育部認證過的《文鼎標準楷書》為基準,來做一些比較。
‧MS新細明《神》、《祈》其部首寫法竟不同。
‧大部分印刷字體(明、黑、圓)與書法字體(楷、隷)會有兩種不同系列的寫法設計。
‧標準字體因經過來源出處的考證,因此會與仿間流傳的寫法有些出入。
‧總體來看,因為漢字之複雜及字數繁多,因此每家廠商之字體寫法統合上,都可見到不是那麼完整。
我們知道要維持產品的完整,必要的寫法整合、一致性當然是必要的,但若過度的追求標準化,則印刷文字的文化性、藝術性、設計性,相對的就會降低。
.....
當我們的書寫習慣逐漸由手寫轉而使用電腦輸出時,以往豐富的個人特質書寫風格, 也會逐漸被制式的電腦字型所取代。因此在追求印刷字型這種工業藝術的更高產品品質時,我們也希望能找出一種能平衡工業與藝術的產品設計,文鼎希望能開創一 種字型產品,既能讓大家在電腦上方便使用,又極具藝術性、文化性,以作為當代印刷字型的精神之作。
.....
但同一種字體,所有的《的》都是一樣的,不能像手寫文稿般,文字能依上下文字而去作行氣的調整變化,這非關正確性, 而是一份承載情感的感性。
這是我認為身為當代印刷字體開發廠商應該去追求的工藝文化,因此我認為具教育性、政府公文書用字,應嚴格追求寫法、筆法之標準化;但在產業、文化用字之寫法、筆法上,則應在標準化、文化性上求取應有的平衡,以求能創作出具風格特色的當代印刷字體,以豐富我們的人文生活。
我們一再強調印刷字型的文化性,我們來看看在追求全球化趨勢下,在此的現狀為何?
我都知道在電腦字型編碼上,我們已逐漸採用全球通行的Unicode編碼,大家原本認為一套Unicode/CJK就可通用於亞洲漢字語系,這是大家認為全球化趨勢下的一個設計,我們來看看在實際面上會有的問題。
下圖(圖一)是我擷取自大陸所出版的國家標準13000.1-93一書中,將Unicode中放在同一碼位中各國之來源字都列示在一起,如《台》字,都依序存在於原簡体GB、繁體CNS11643、日文JIS、韓文KSC編碼中(編碼說明見圖二)。
圖一
圖二
我們來仔細探討其中各地區編碼寫法上的差異,請見下表幾個例字及說明。
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寫法或筆法,雖在定義上該碼位上的字都視為同一個字,但使用在不同地區時,就是要用該地區習慣的寫法,甚至還要 分是教育及政府用字或是一般產業用字,這是全球化理想下無法以一套字通行於天下所滿足的,若硬要統一,則各地區的文化特色便蕩然無存,無論哪一個地區的政 府或是一般使用者都無法認同的。
我們一連談了三期的印刷字形寫法的問題,我們從漢文字的發展談到標準化的問題,也從文化傳承談到全球化趨 勢的面臨問題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這些文字是無時無刻都跟我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的,不相信的話拿起你的手機試試裡面的用字,看它的寫法是依據什麼?就 知道廠商有沒有用心?
不過在文章最後我想提出一點給大家思索,我們教育部所設計的標準宋體造型,很不同於一般市場的明體或宋體造型(見上表例字),我們有機會的話好好探討一下。